隨著 “具身智能” 被納入多地產業支持政策,人形機器人賽道迎來爆發式增長,核心人才缺口持續擴大。其中,兼具機械結構設計、運動控制適配與工程落地能力的人形機器人結構師,成為企業爭搶的 “香餑餑”—— 市場數據顯示,擁有 5 年相關經驗的資深結構師,年薪普遍達到 50 萬 - 80 萬,頭部企業更是開出百萬薪酬 + 股權的加碼條件。對于 HRVP、HRD 及招聘經理而言,如何精準捕捉這類高端人才、破解 “招聘難” 困局,已成為保障企業產業布局的關鍵命題。
近期,北京、上海、廣東等多地密集出臺具身智能產業扶持政策,明確將人形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方向,要求 2025 年前實現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提升、終端產品量產落地。政策紅利直接帶動產業鏈擴產,僅 2024 年上半年,人形機器人領域融資額突破 300 億元,新成立企業超 200 家,而核心技術人才供給卻呈現 “僧多粥少” 的局面。
人形機器人結構師的緊缺,本質是 “跨領域能力 + 工程經驗” 的雙重稀缺。該崗位不僅要求精通機械結構設計、材料力學、輕量化技術,還需掌握伺服電機適配、關節自由度優化等交叉學科知識,更需要具備從原型機到量產的全流程落地經驗 —— 而國內具備 5 年以上相關經驗的人才總量不足 5000 人,僅能滿足市場需求的 30%。此外,傳統工業機器人、航空航天等領域的跨界人才雖可轉型,但需 6-12 個月的適配周期,難以匹配企業 “快速量產” 的戰略訴求,進一步加劇了招聘競爭。
面對激烈的人才競爭,HR 需跳出傳統招聘思維,從 “能力畫像、薪酬設計、渠道選擇” 三個維度構建精準招聘體系:
高端結構師招聘應弱化 “名校背景” 權重,強化 “實操經驗” 考核:核心關注候選人是否具備 3C/6C 人形機器人關節模塊設計案例、是否掌握碳纖維等輕量化材料應用、能否解決量產中的精度誤差問題。建議在招聘 JD 中明確列出 “主導過人形機器人腿部 / 軀干結構量產項目”“熟悉 ROS 系統與結構適配” 等硬性指標,減少無效簡歷篩選。
針對 5 年經驗級結構師,參考市場基準(年薪 50 萬),可采用 “40 萬基本工資 + 10 萬績效獎金 + 項目分紅” 的結構;對于稀缺人才,疊加 “核心人才期權”“技術成果轉化獎勵”,提升 offer 吸引力。同時,配套靈活辦公、研發設備支持、行業交流基金等福利,契合技術人才核心訴求。
除傳統招聘平臺外,重點布局三大渠道:一是跨界挖獵,從工業機器人(ABB、庫卡)、航空航天(大疆、航天科技)、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尋找適配人才;二是技術社群滲透,通過 IEEE 機器人分會、機械設計論壇、開源機器人社區等精準觸達被動候選人;三是借力專業獵頭,依托其行業人才地圖與深度人脈,縮短尋獵周期。
對于 HR 而言,高端結構師這類稀缺人才的招聘,往往面臨 “找不到、談不攏、留不住” 的三重挑戰。玨佳獵頭深耕高端制造與智能科技領域 12 年,憑借精準的人才定位能力與成熟的服務體系,成為企業爭搶核心人才的 “得力伙伴”。
在人才儲備上,玨佳獵頭已構建覆蓋全國的人形機器人核心人才庫,收錄 3000 + 具備 2-10 年經驗的結構師候選人,其中 5 年以上經驗者占比 40%,可實現 “72 小時內精準匹配”;在招聘實操上,團隊深耕行業,能精準解讀崗位技術需求,協助 HR 優化能力考核標準,同時憑借豐富的薪酬談判經驗,平衡企業成本與人才訴求;在服務保障上,提供 “60 天快速到崗”“3 個月質保期” 等承諾,配套人才融入輔導,降低招聘風險。
截至目前,玨佳獵頭已為 150 + 人形機器人企業成功輸送核心技術人才,其中結構師崗位的招聘成功率達 89%,平均到崗周期較行業水平縮短 40%。無論是初創企業的量產攻堅,還是頭部企業的團隊擴張,玨佳獵頭都能提供定制化獵頭服務,助力企業搶占人才先機。
當前,具身智能產業的競爭已進入 “人才決勝” 階段,誰能快速鎖定核心結構師等關鍵人才,誰就能在賽道中占據先發優勢。如果您的企業正面臨高端人才招聘難題,不妨選擇玨佳獵頭作為戰略合作伙伴 —— 我們將以專業的行業洞察、精準的尋獵能力、完善的服務保障,為您破解招聘困局,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。歡迎聯系我們,獲取專屬人才招聘解決方案!